都说学艺术的人“不走寻常路”,这位艺术专业的老师确实做了一件寻常人都不会做的事!她竟然带着一届届艺术专业的学生去“捡破烂”、“贴补丁”、“缝布条”!而且一干就是好多年!
据说这位艺术专业的老师,对牛仔情有独钟,她的大部分衣服都是牛仔类的,她穿过的牛仔衣服从来都舍不得扔,都一件件的叠好放在箱子了,她说家里床底下有三箱牛仔裤,都是无价之宝——因为每一件牛仔衣服上都留下了岁月打磨的痕迹,它们历久弥新,或泛白、或形成破洞,但最终都成为一件件无法复制的手工艺品。也因为狂热的喜好牛仔,她2010年进行常州当地知名牛仔企业工作。正因她有在牛仔生产加工企业的工作经历,所以她深知废旧牛仔衣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环境带来污染。她说,国内废旧衣物回收链尚未形成,每年有5000吨废旧衣物(相当于2个大庆油田)被焚烧、掩埋,这样下去,我们的“蓝天计划”何时才能实现。
2014年,她进入常信工作,教授艺术创意设计类课程。虽身在校园,但她始终没有忘记废旧牛仔的环保利用这个牛仔生产行业和整个社会环保人士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她边教边琢磨,是否可以用艺术创意的手法把废旧的牛仔衣物利用起来呢?因为牛仔面料与其他面料不同,它有着天然的靛蓝之美,有着各种无法复制的手工做旧、磨白、破洞,如果把废旧牛仔做成艺术品,也是别有一番韵味呀!
有想法就要立即行动。她带着会展152班的学生开始了第一次尝试,由于学生们第一次接触牛仔,开始的尝试并不十分满意。但她和学生都没放弃,因为她们一起找到了废旧牛仔创意再创造的乐趣。经过她们一次次尝试、一次次重来,最后终于把废旧牛仔衣物做成了牛仔装饰画,牛仔家居品、牛仔公仔等。实验成功后,她把废旧牛仔创意制作带进课堂,启发更多的学生开阔创意思维,寻找身边废旧材料的“痕迹”之美。2017年2月,她带着一群热爱牛仔的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同年7月她带来学生参加了“第三届常州市巾帼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并获得三等奖,她也因此获得“常州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探索出更为成熟的废旧牛仔创意开发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她以专题创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废旧牛仔的创意制作,在课下,她和热爱牛仔的学生一起在教室里做各自喜欢的题材作品。除了做好创意制作,她多次指导学生开展废旧牛仔校园公益回收活动,每次活动都是人数爆满,当然也收获了大量的废旧牛仔衣物。据学生说,这位老师已经对废旧牛仔的创意改造“走火入魔”了,她只要看到谁穿的牛仔裤或牛仔外套,都会心里盘算怎样把这件牛仔裤或牛仔外套改造成好看的手工艺品。有时带学生校外考察的路上,她还会和学生讨论,甚至让学生去和别人沟通,牛仔裤或牛仔外套旧了不要扔了,可以给我们,我们替他改造。在她“入魔”后,很多学生也跟着“入魔”,走在路上就“偷窥”路人身上的牛仔衣服。兴趣小组成立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她的废旧牛仔创意团队,越来越多的学生懂得了“艺术人”也可以有声有色的做环保。
据说这位“捡破烂”的老师还把她的废旧牛仔创意项目带进了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这个项目累计获得5个创新创业类竞赛奖项(互联网+三等奖、创青春金奖、中华职教社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项目),她也因此3次获得创新创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她就是数字创意学院的陈维艳老师!
她说,不出意外,这个“破烂”会一直“捡”下去的!(文、图/陈维艳 朗读/张文超 审/赵宇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