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故里,西太湖畔,百舸争流……”清新、明快、激情、极富校园风的常信院校歌,在9月26日校庆之夜,在常大体育馆夜色阑珊的美丽夜空,久久飘荡。“数字跳跃,舞动智慧旋律;网络缤纷,点燃创新之光……”从那个夜晚开始,12000余名常信院人有了更加美好的畅想,歌声将继续伴随着常信院人,开始建设高职名校的新征程。
一首校歌,承载着着常信院的历史与精神,寄托着常信院人的光荣与梦想。
校歌的创作
在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时代,有一首《我们是电子工业希望》的校歌。进入信息学院时代,旧校歌显然已经结束了历史使命。新的校歌就在学院的发展中悄悄孕育,早在2007年,学院就开始了校歌歌词的征集。2008年,诞生了一批校歌歌词佳作,并在院报上刊登;2011年,学院成立校庆50周年领导小组,校歌创作被正式摆上了议事日程。
然而,校歌创作无论从歌词到作曲,都有极其的专业性,特别是歌词,要承载的内涵极其丰富,学院创作的一批歌词,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似乎缺少歌词的厚度、美感和韵味。于是,校庆指挥部果断决定,隆重邀请学校原来的校歌词曲作者再度携手为我院创作。
词作者陈嘉敏,国家一级编剧;曲作者陈亮基,常州群艺馆音乐舞蹈部原主任。两位专家不辱使命,接受任务后一个月,就拿出了校歌歌词的初稿。
但是,校歌要表达的元素太多太多,第一稿的校歌歌词尽管意境很美,韵味很足,但是要完全表现学院50年的沧桑与辉煌,艰辛与腾飞,显然分量不足。
词作者陈嘉敏老师虚怀若谷,一遍又一遍听取学院各方意见,前后十易其稿;曲作者陈亮基更是多方钻研,把校园歌曲的清新,和常信院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豪迈和大气做了巧妙的结合。最后定稿的校歌,歌词朗朗上口,曲调优美动听,为后面的传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校歌的内涵
现在定稿在大家面前的校歌歌词,只有短短140个字,却浓缩了学院50年的发展历程,学院三大历史篇章,如歌岁月,腾飞岁月,未来岁月在140个字的校歌歌词里,都得到了充分表达。
清凉、荆川,季子故里、西太湖畔是学院的地域位置的校区变迁;厚德勤业是学院校训,更是学院的历史之魂;栉风沐雨,弘毅自强呈现的是学院的精神;数字、网络、智慧、创新充分揭示出作为一座信息类学校的特色与使命;歌曲最后“示范引领”只有四个字,却足以表达学院示范建设成果和敢于勇立潮头的豪迈气魄。遨游信息海洋,共谱时代华章,留下了足够的畅想空间。校歌的标题,也是几经讨论几经斟酌,我们把她定位为“百舸争流”,寓意着当年学院跻身全国一百所国家示范,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滚滚洪流中,信息学院百尺竿头,更上层楼,永争一流!
解读到这里,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伟大领袖的一首《沁园春·长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文/杨红燕、金亚白 图、朗读/杨红燕 审/赵宇萱)
——“升格二十年·我的常信梦”文学类情怀作品展播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