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风采 >> 正文

【头雁风采】感恩,我成长路上的师者

发布日期:2020-09-25

2006年夏,怀揣着瑰丽的教师梦,我来到常信院,开启了全新的职业生涯。一路走来,艰辛伴着收获,不觉已13个年头。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备课、上课、按照考核要求完成岗位任务……这似乎就是我工作的全部。日子如流水,按部就班,我一度很迷茫,想改变却不知该从何着手。

2011年,通信技术专业负责人轮空,当时我作为此专业唯一一个科班出生的硕士生,领导找我谈心,让我接手专业负责人的工作。

现在还依稀记得当年申报时的囧态,毫不夸张的说,我甚至不知道这项工作的内涵和意义。那段时间,工作节奏完全被打乱,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一头雾水,毫无思路,那真是一段痛苦又困惑的日子。

还好,一场境外培训,让我获益良多,帮助我走出困境,迎来转折。再回首那段时光,心中满是感激,感谢那段学习的日子,让我在异国他乡收获了宝贵的同窗友情、收获了工作的新思路,明白了什么是团队,如何进行团队协作,什么是有效的学习,如何有计划的开展学习,什么是有针对性的思考,如何带着问题去思考……这些都要归功于我们当年的团队“leader赵佩华主任。他像一个“大家长”一样一路带领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把一个个原本都互不熟悉的团队成员凝聚成了一个互帮互助、充满温情的大家庭,他在生活中对我们的关心照顾、在工作中对我们的引领帮助都成为我们人生路上难忘的回忆。

无微不至的“大家长”

时间回到2012年,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日子,我们来自各个不同部门的十一个老师,带着学校领导的嘱托,怀着个人的学习梦想,由质控部主任赵佩华带队,跨过欧亚大陆和英吉利海峡,跋涉近万公里,来到了美丽、古老、文明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进行为期21天的交流学习。

我们到达英国的第一天,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此次培训安排我们住的不是宾馆,而是对方学校老师的家,简单安排后,我们就各自跟着对口的教师家庭回去了。接待我的老师非常热情,一路上介绍着她家里的情况,并告诉我明天他先生要出差,她不会开车,所以培训期我要自己坐公交车去学校。我想既来之则安之,估计这也没啥难的。

第二天,我们走出家门后,我就瞬间迷失东西南北,因为周围的房子完全一样。好在,那个老师带着我去的,告诉我如何买票,怎么乘车。公交车时刻表我也看不懂,加上中途还要倒一趟车,折腾了1个多小时,我才到达集合点。这位老师给了我一把她家的钥匙,让我放学后自己回去,当时感觉特别茫然、忐忑,不知道能否独立回到她的家。

课间休息的时候,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各自住宿家庭的情况,基本上都是住宿家庭老师负责接送。评估了一下自己的能力后,我果断把情况报告给了赵主任,赵主任听完一脸严肃:“这样肯定不行的!”他说。接着他马上电话联系中介,说明情况,告知他们这样无法保障教师出行安全,要求尽快更换住宿家庭。

中午吃完饭,学校方面就给出了另外一个住宿家庭,赵主任马上安排团里的老师帮我搬运行李,期间他一直和我保持联系,事无巨细。一直折腾到晚上七点多,我才平安入住。这是赵主任给我的第一印象——严肃但不失亲切,一个可以让年轻后辈安心的大家长!

在整个培训期间,赵主任关心着我们每个人,经常会询问我们吃的住的是否习惯,沟通是否顺畅等等,只要我们有问题他都是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MK学院那边只要有事情,我们都会异口同声的说:请找我们的“leader”!我们团队的核心--赵主任,就像一根定海神针一样!

睿智善思的“指明灯”

随之,我们开启了紧张的培训,每天上午授课学习,下午观摩参观。两天下来,赵主任觉得这样的安排效率较低,他说在这里学习3周,再去掉周末,真正学习的时间没多少,所以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时间进行“充电”。  

第二天,他召集我们开了个短会。根据学习计划安排,他结合每个人的专业背景,将我们分成了五组,并确定各组研究专题。他要求大家带着问题去思考,各组重点跟进不同学习内容,另外再通过网络、观摩、交流收集资料,利用每天的课间及午间休息时间汇报各自的收获及思考。

每次汇报完,赵主任都会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并指明下一步改进的方向。他像一个导师一样一步步指引着我们。他思维特别敏捷,经常一次就会给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一旦开小差,马上就跟不上他的节奏。当时我倍感压力,因为每天全英文学习已经比较辛苦,下课后还要消化吸收并结合到专题研究里,夙兴夜寐的日子仿佛又回到了考研阶段。偶尔会想,跟着赵主任一起出来学习好“惨”啊!但是,却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他比我们还认真、还努力。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有时会在心里问,他怎么不累啊?除了在这里培训,他还经常要处理学校的事情,怎么兼顾的呀?

一直不太理解他为什么要给我们“加餐”,直到培训结束那天分组汇报时我才恍然大悟。通过短短20天的集训,各组都交出满意的答卷,而且成果聚焦,对后续教育教学及专业建设均有很大启发。这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正是他的带动、激励、鞭策,让我们学会突破自我,真正成长!

最后一天的晚餐,我至今记忆犹新。赵主任不再像平时那样严肃,跟我们开起了玩笑,并点评了每一个人,无一例外的特别精准。我们暗自佩服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对每个人如此了解,洞若观火,既体现了他的为人智慧,也足见其良苦用心。

英国之行,赵主任的睿智善思、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成为我工作上的指明灯。

勇挑重担的“常信人”

回国后,我经常会想起赵主任对我的评价,开始思考专业建设工作中的问题、自身的不足。为什么我的工作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呢?为什么在工作中我总是费好大的劲却收效甚微呢?在不断的思考和摸索中,我慢慢明白漫无目标的蛮干是不行的,那么如何有效的开展工作呢?

我系统总结了赵主任在英国带团队的方法,私下也经常请教他,他都耐心地答疑解惑。渐渐地,我领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统筹计划的重要性,学习思考的重要性!我学着把这些宝贵的经验一点一滴融入到工作中,并逐渐建立了自信,工作也越做越顺。在许多领导的帮助下,各位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通信专业也从原来的只有6名专任教师的小专业,发展到如今双高建设专业群专业,内心无比自豪和满足,我也从专业负责人成为了专业带头人。

20194月,学校正式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申报工作,赵主任是双高建设的总指挥。我有幸参与申报方案的撰写,又一次有机会和赵主任一起工作。双高对学校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申报成功与否决定了整个学校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

赵主任带着申报团队日夜加班,材料反复审核,反复修改,到最后已经数不清是多少稿了。当所有人累瘫的时候,赵主任还拿着申报稿在不断推敲,一个字都不放过。他的高标准、严要求虽然七年前已经领略过,但是此次让我的认知再次被刷新。

在双高申报的关键时刻,老常信人的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年轻后辈,他们勇挑重担、无怨无悔的赤子之心深深地激励着我们。他们就像一个个标杆一样给“后浪”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已经把对常信院的情感深深地融入到了血液之中,所有的爱校荣校情怀在这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后浪奔涌,前浪不息。

感谢一代代像赵佩华主任一样的常信人自强不息、奋勇拼搏、提携后辈,换来了常信的今天。新一代常信人正在茁壮成长,我相信,常州信息,未来可期!(图文、朗读/ 胡春芬 审核/黄瑜 赵宇萱 吴青萍)

——“升格二十年·我的常信梦”文学类优秀作品展播系列(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