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吴小亮给我打电话:“这几天,我在文联展览馆搞画展,有空来指导指导嘛!”近20年没有这小子的消息,突然打地底下冒出来,带给我如此惊奇与震撼。如江老师当年所言,吴小亮,他真的成画家了。
1988年,吴小亮和我一个班。在这所乡村中学,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 用我们校长的话来说,我们的“学习成绩差得打跌”。江老师从来不这么指责, 甚至连一点质疑都没有。农村娃胆小,见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唯有江老师例 外,我们都满怀期待等着上他的课,见到他也会上前去,开开心心地唤一声:“江老师好——”特别是吴小亮,老爱往江老师宿舍跑,问东问西,一点都不拘束。
江老师只教我们的副课,音乐和美术,每周各一节。第一堂音乐课,江老师把五音不全的我夸奖成“未来的大歌唱家”。为此,我迷上唱歌,以至现在去 K歌,朋友都会为我由衷地喝彩。第一堂美术课,江老师许给吴小亮一个美好的未来:“今后,你是一个大画家。”
那次,课堂作业是用铅笔画小人,我们都是在一个圆圈正中画一个黑点, 以示人眼,唯有吴小亮在圆圈偏右点黑点。江老师说:“吴小亮画小人有情绪,有感情,栩栩如生,一个活泼可爱的小人跃然纸上。”此后,吴小亮画得可欢了,上什么课都没心思听,偷偷摸摸地画小人、小虫、小花和小草什么的,越画越像样,越画越神,当然,越画成绩越差。
后来,我到县二中上高中,吴小亮中考落榜,二人从此失去联系。那时,父母能把孩子供到读初中已相当不错了,初中读完,大都回家种田去了。偶尔想起吴小亮来,便寻思他或许在田间地头,用树枝在大地上作画吧,或许到广东打工挣钱娶上媳妇了……偏偏没想到,他真的成了画家,居然在省城办起画展来。要知道,出身农家要成为艺术家,岂止比登天还难啊!
进入吴小亮画展,第一幅油画意味深长。那是春末夏初的南方农村,南边乌云滚滚,压得天低北边一线天光,照亮纵横阡陌,一个小男孩赶着一头水牛由南往北走,牛蹄迈得高,孩儿脚也十分急切。人和牛,迎着亮光急急地赶路。这幅颇具自传色彩的油画,吴小亮给它 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一条道走到亮。
我问:“你怎么会取这么一个名字?俗话说,‘一条道走到黑’啊!”吴小亮说:“俗话里说的是从光明的路上走到黑暗路,而我是从暗无亮光的路上走到亮处啊!你知道,学美术对我们来自农村的人来说,是多么难啊。”
原来,中考落榜,吴小亮求着父母,再复读一年。他知道如果不读书,便永远也画不了画了。第二年,他考上县一中,与我不同校。高中三年,他仍不停地画,素描、水粉、国画、油画……越画路子越宽,越画越有韵味。只是学习成绩差强人意,甚至数学回回考试只有区区三四十分。
然而,他高考选艺术类,不用考数学,总分350居然轻松过线,专业面试合格,考入师专美术系。系主任看过他的画,礼节性地说:“吴小亮,你的画画得不错,大有出息。”虽然明白这是鼓励,他却格外地放在心上,仿佛出息之日就是明天。毕业后,吴小亮分在乡下中学教书,画画成了他的全部,是他活着的意义所在。他攒够钱,就去美术学院进修。
吴小亮从浙江学成回来之后,“吴老师”之称便渐渐被“吴画家”所取代。一个农民在暗处摸索着前行,走了很多年,终于沐浴着人生的亮光,抬头挺胸,成了一名梦寐以求的画家。看完画展回来,我一直在琢磨吴小亮和他那幅“一条道走到亮”。琢磨久了,于是有了下面的结论:“一条道走到亮”得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有人告诉你前面有亮光;第二,你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不管路多难行,天多黑暗,走着走着,你就能看到人生的亮点。不是有人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吗?
其实,人生路,处处有光明。黑暗都只是暂时的,只要你在路上,只要还在走,不停歇,总会走到亮处的。(文/选自《影响教师一生的经典故事》作者/陈志宏 朗读/程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