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语出《周易·坤》:“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地以它宽阔的胸怀包容万物,哺育生灵,君子应效仿大地博大宽容的精神普爱众生,厚德待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代表了厚德载物的精神。“仁者, 爱人。”孔子站在他那个时代的高度提出仁爱思想,并以此构建道德伦理的基石。孔子的仁爱思想烁着古朴的人道主义光辉,在充满战争与杀戮的春秋时代它是划破阴霾的灿烂霞光,并且这霞光一直照耀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成为中华民族明理达人、宽厚包容的民族精神。以人为本,珍视人的生命与尊严,尊重人的价值,扶危济困,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是仁爱想的核心内容。仁爱,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是各种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是道德生活中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她30年如一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道。林秀贞学科技、学经济,带头创办个体企业,并把经营企业作为扶贫济困奉献社会的基础。多年来,为8位残疾人传授了玻璃钢和橡胶生产技术,不但在自己的企业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婚姻、疾病救治等许多生活困难。林秀贞热心乡村教育事业,先后出资4万多元帮助乡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还资助本村和邻村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收养救治了一名出生仅40天的患病弃婴。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村里修路、打机井、文化娱乐队伍建设等公益事业捐资出力。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朴素教海: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分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邻——用一万分的力量来冶理邻里关系。“感动中国”为林秀贞的“颁奖词”是: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追求的一个切实而高远的人生日标。仁爱精神强调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为个人命运和群体命运、社会命运紧密相联。人是社会中的一员,人要爱自己就必须爱他人、爱社会,提倡个人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人”优化社会的风俗习气。在新的历史时期,仁爱精神对于人的道德修养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仁爱精神蕴含着强烈的使命意识,这是任何社会所不可缺少的。(选自《中华美德修养》有删改)